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溫度很低,直接與皮膚接觸后可能會引起凍傷,而不是燙傷。
燙傷是指身體組織在被無火焰的高溫液體、固體、蒸汽等灼傷所導致的一種狀態,比如熱油、沸水、燒熱的金屬等,主要有皮膚紅腫、脫皮、水皰、疼痛等癥狀。干冰一般是把二氧化碳液化成無色的液體,再在低溫下迅速凝固,溫度很低。如果將固態干冰直接放置在空氣中,從固態升華成氣態的過程中會吸收周圍空氣中大量的熱量,導致周圍環境溫度降低。如果直接與皮膚接觸,由于干冰溫度過低,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血管因受冷而強烈收縮,造成血液循環障礙,使皮膚缺血壞死,出現凍傷的情況。因此干冰引起的是凍傷而不是燙傷。
凍傷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寒冷感、針刺樣疼痛、皮膚蒼白、紅斑、紫斑、水腫等癥狀,還可能出現水皰?;颊邞撗杆龠h離干冰,可以通過溫水浸泡使局部快速復溫,溫水的溫度應該在40~42℃。復溫后可以遵醫囑局部涂抹凍瘡膏、樟腦軟膏等藥物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從而改善癥狀,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清創術、截肢術等手術。
被干冰凍傷后患者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謴推陂g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