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疾病主要有抑郁癥、焦慮癥、社交恐懼癥、強迫癥等,其表現會因疾病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1、抑郁癥:青少年患有抑郁癥后,通常會出現心境低落、對事物缺乏興趣、自覺反應遲鈍、判斷事情的能力降低、自責自罪等表現,嚴重時可影響正常交流。建議青少年遵醫囑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帕羅西汀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2、焦慮癥:焦慮癥在青少年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其表現為恐懼、緊張、焦慮、自卑、失眠多夢、口干厭食、心慌氣促等。建議青少年遵醫囑服用勞拉西泮片、地西泮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3、社交恐懼癥:青少年患有社交恐懼癥,可表現為出現社交場合時明顯的不安、害羞、緊張等,還可能會出現害怕當眾講話、上課不會發言等癥狀。病情嚴重時,可遵醫囑服用鹽酸舍曲林片、阿普唑侖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強迫癥:如果患有強迫癥,青少年常表現為強迫性計數、強迫性懷疑、強迫性洗手、過于注重細節、無法應對環境的突然變化等,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鹽酸文拉法辛片、馬來酸氟伏沙明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疾病較多,如果青少年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焦慮癥自測表、抑郁自評量表、強迫癥自測表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并對癥治療,同時應定期前往醫院通過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等心理治療方法進行改善,有利于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