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對于發熱患者抽取血培養的最佳時間,多數在寒戰或發熱前1小時進行抽取。此時體內病原菌含量較高,測量結果相對準確。
血培養是臨床上對細菌進行分離鑒定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抽取患者的血液,置入培養基中孵育一定時間,通過分析培養結果、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及生化反應等,以確定有否病菌存在或判定感染病菌的種類,根據病菌種類選擇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由于血培養對血液中感染菌的數量有較高的要求,人體在發熱或寒戰前1小時,體內病原菌含量相對較高。當超過發熱峰值后,病原菌的檢出率會隨之降低,對檢測結果產生一定影響,甚至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因此,發熱患者血培養的最佳抽血時間,多在寒戰或發熱前1小時進行抽取,更利于結果判斷,以及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在抽取血培養時,正確的采血次數、充足的采血量、適當的采血時間和含樹脂的培養瓶對于血培養檢測結果都至關重要。因此,建議在抽取血培養時,需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