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將闌尾炎按照病程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種,而慢性闌尾炎本身并無3個壓痛點一說。通常情況下,患者在劇烈運動、過于勞累、身體著涼等因素影響下,可能會誘發闌尾炎,進而才會出現麥氏點、Lanz點、Morris點有壓痛不適:
1、麥氏點:臨床上將以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 1/3 交點處命名為麥氏點,即右下腹的位置。大部分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腹部壓痛有移動的趨勢,通常為上腹部位向臍部逐漸移動,最后再到麥氏點部位。此外,部分患者一開始就出現麥氏點壓痛癥狀,而且壓痛點一直固定;
2、Lanz點:即蘭茨氏點,左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右、中1/3的交點上,即下腹的位置。在飽餐、長期站立及受涼等誘因下,闌尾炎患者的Lanz點位置會出現隱痛或者脹痛,并且有時重時輕的特點;
3、Morris點:即摩里斯氏點,指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和腹直肌外緣交匯點,即臍部偏右下的位置。當患者闌尾炎發作時,用力按下Morris點時會產生明顯的疼痛感,部分患者則是按壓放開后的疼痛感更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