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出血中的一個類型,是一類病情較重、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蛛網膜下腔位于大腦與顱骨之間,其中充滿腦脊液,當發生外傷、腦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破裂時,病變區域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會進入蛛網膜下腔,導致患者發病。
1、危害: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時,血性腦脊液會直接刺激大腦表層,并導致腦組織細胞損傷,且血管破裂出血會導致相應血管供血區域的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繼發性缺血性損傷。出血量較大時,會形成較大的腦內血腫,形成明顯的占位效應,還會導致顱內壓持續升高,并誘發腦疝。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混雜在腦脊液當中的血凝塊可能會導致蛛網膜顆粒發生粘連,造成腦脊液吸收障礙,從而造成腦室系統持續擴大形成腦積水;
2、癥狀:常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嗜睡、昏睡,甚至是淺昏迷狀態,且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容易出現各類合并癥、并發癥,其中常見的有腦血管痙攣,是由于血性腦脊液刺激導致動脈血管壁收縮和繼發性腦血管痙攣,從而導致相應的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容易引發缺血性病變,使得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加深、肢體偏癱、失語等情況發生;
3、治療:急性期患者應遵醫囑靜脈點滴止血、脫水、預防腦血管痙攣等藥物治療,如甘露醇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等。同時盡早行頭頸部血管CTA、腦血管造影等檢查,以明確病因,指導治療。如果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可選擇血管介入方式或開顱手術動脈瘤夾瘤頸夾閉等方式,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