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熬中藥的危害需視所熬藥物種類而定,解表或清熱藥大火、短時熬沒有危害,其他藥物一直用大火熬可能會導致藥物成分未完全煎出或者湯藥太濃,影響藥物的藥效以及口感。煎煮中藥時應使用正確的煎煮方法,使藥效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取得相對較為滿意的療效。
煎藥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即小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緩慢的火候,武火即大火,又稱急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迅速的火候,熬中藥的火候和時間,要根據藥物性能而定。一般情況下,解表藥、清熱藥因主要發揮作用的是其中的揮發性物質,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后聞到香氣,再煎3-5分鐘即可。
補益藥不需用揮發性物質達到藥效,藥用成分需緩慢析出,因此需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后再續煎30-60分鐘。若用武火熬補益藥,則水被快速蒸發,而藥物成分未完全析出,即使服下也對藥材造成了浪費,可能會使治療效果無法達到預期。若熬煮時間足夠后水液未被完全蒸干,此時藥液濃度較高,口感較差,易引發患者的抗拒心理,甚至拒絕服藥,同樣會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