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通常指裂紋骨折。裂紋骨折一般不能動。
裂紋骨折指骨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部分中斷,骨質(zhì)出現(xiàn)裂隙,但無移位,屬于骨折的一種。裂紋骨折后,骨髓、骨膜以及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處形成血腫,甚至出現(xiàn)張力性水皰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紅蛋白的分解,患處皮膚可呈紫色、青色或黃色。局部可出現(xiàn)劇烈疼痛,特別是移動患肢時疼痛加劇,并伴明顯壓痛,局部腫脹或疼痛使患肢活動受限。
裂紋骨折也是一種骨折,應該遵從骨折的治療原則,即復位、固定、康復,且患處不能動,要及時的制動。因為裂紋骨折的情況下,關節(jié)、肌肉、韌帶等組織,已經(jīng)失去了骨骼的支撐作用,在運動的時候會誘發(fā)較重的疼痛,如果患處頻繁活動,可能會加劇疼痛。此外,伴隨患處的活動,骨折端移動可損傷周圍的神經(jīng)血管,從而導致?lián)p傷加重。
建議及時的由醫(yī)生進行復位,將移位的骨折端恢復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關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然后進行制動,方法包括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夾板固定等,使其在良好對位情況下達到牢固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