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嬰兒后囟門不正常,可能會表現為后囟門的遲閉、凸起、凹陷等情況。
導致嬰兒后囟門不正常的常見原因有佝僂病、腦腫瘤等。
癥狀正常嬰兒后囟門出生時很小或已經閉合,最遲生后6-8周時閉合,若超過該時間還沒有閉合則認為是嬰兒后囟門不正?;蛘吆筘堕T閉合延遲,可由不同疾病導致,具體癥狀有一定差異。
佝僂病3-6個月嬰兒可出現易激惹、煩鬧、搖頭、枕禿等神經興奮性增高的表現,若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出現前囟門較軟、顱骨薄,以及囟門延遲閉合的情況,檢查者用雙手固定嬰兒頭部,指尖稍用力壓迫后囟或頂骨的后部,可有壓乒乓球樣的感覺。
6月齡以后,額骨和頂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漸增厚,至7-8個月時,變成“方盒樣”頭型即方頭(從上向下看),頭圍也較正常增大。
腦腫瘤、腦積水可分為顱內壓增高表現、神經系統癥狀和全身癥狀,可表現為惡心、嘔吐,以及神經麻痹。此外,長期的顱內壓增高以及顱內的占位性病變可能會導致嬰兒后囟門凸起的情況。
嬰兒囟門凹陷圖
佝僂病嬰兒方顱圖
病因導致嬰兒后囟門不正常的情況比較多,常見的原因有佝僂病、腦腫瘤等。
佝僂病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是佝僂病最主要的病因,由于嬰兒體內維生素D不足,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可能導致骨骼缺鈣,從而出現囟門不正常的情況。
腦腫瘤當嬰兒患有腦腫瘤等疾病時,可導致顱內水腫、顱內壓增高,出現顱縫閉合不全的情況,可導致囟門不正常。
治療嬰兒后囟門不正常臨床主要針對病因治療,以及對癥治療,具體如下:
佝僂病為自限性疾病,患兒要合理飲食,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經常曬太陽。藥物治療以口服維生素D類藥物為主,根據患兒情況補充鈣劑及微量元素,嚴重的骨骼畸形可采取外科手術進行矯正。
腦腫瘤主要分為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和放射治療。內科主要是降低顱內壓和抗癲癇治療;外科是治療腦腫瘤的主要方法,目的是降低顱內壓和解除腫瘤對腦神經的壓迫,使受壓腦和神經組織得到正常生長和發育;放射治療是該病的主要輔助治療措施。
[1]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86-187.
[2]王衛平,孫錕,常立文.兒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