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疣狀皮膚結核可累及前額部位,表現為暗紅色丘疹,以后呈疣狀增生,可在表面結痂,因結核桿菌侵入皮膚而發病。
癥狀疣狀皮膚結核可發生在前額,初起為黃豆大小的暗紅色丘疹,質硬,逐漸向周圍擴大,變成斑塊。其中央角質層增厚,粗糙不平,以后呈疣狀增生,上覆結痂和鱗屑,外周為平滑紅暈區。
疣狀皮膚結核前額癥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疣狀皮膚結核為典型接種性皮膚結核,結核桿菌為外源性直接侵入皮膚而發病,病菌入侵機體與人體展開頑強抵抗,由于被感染者的免疫力較強,可控制病原菌的擴散,因此皮疹較局限,但持續時間長。
治療對于疣狀皮膚結核,應迅速準確的診斷、系統的化學治療以及定期隨診1-3年。日常需適當休息,加強營養,合理運動,提高機體抵抗力,治療伴發疾病。常用的化學治療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應用。
[1]吳志華,史建強,李定等主編;張錫寶,王建琴,鄭敏等副主編.皮膚性病診斷與鑒別診斷[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157-158.
[2]王寶璽主編.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皮膚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100-102.
[3]虞瑞堯,楊楊編著.兒童皮膚病彩色圖譜[M].**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