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阻經絡在中醫學上多稱為痰濕阻絡,屬于中醫的常見證型。痰濕阻絡患者的典型表現為食少便溏、食欲不振、腹脹、乏力,及全身不固定部位疼痛等,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體態肥胖,但多汗、體虛、嗜睡等。若痰濕之邪瘀阻肺、肝經,患者還可表現為咳嗽氣喘、痰液較多、呼吸無力、情志郁結等癥狀。若患者存在類似癥狀,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辨證論治結果,給予對應治療,不要擅自用藥。
痰濕阻絡病理機制為患者體內痰、濕物質堆積,阻滯機體經絡,形成相應的病理狀態。痰濕阻絡常見于脾胃虛弱、陽氣虛衰、飲食偏嗜肥膩的人群,病位多為脾胃,無法運化水濕,水濕邪氣滯留,逐漸形成痰濁,從而影響氣血運行。痰濕阻絡的治療以燥濕化痰、促進脾胃運行為主,可遵醫囑使用二陳丸、參苓白術丸、歸脾丸、香砂六君子丸等藥物治療。患者日常還需注意調節飲食,少吃肥膩、冰冷的食物,適當增加運動量,促進氣血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