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腎兩虛的中成藥有很多,但脾虛和腎虛的偏重程度不同,根據不同的偏重程度可有脾腎雙補、偏補脾、偏補腎三種治療方法,適合服用的中成藥也不同。
1、脾腎雙補:當出現腰酸膝軟、畏寒肢冷、精神不振、頭暈耳鳴、氣虛無力、夜尿多、大便溏泄、不思飲食等癥狀時,需要脾腎雙補,常用中成藥如脾腎雙補丸、參芪十一味顆粒等;
2、偏補脾:如果有大便溏泄、四肢無力、四肢浮腫等癥狀,可在脾腎雙補的藥物中,選擇偏于補脾的藥物,例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
3、偏補腎:如果畏寒肢冷、頭暈耳鳴、氣虛無力等癥狀明顯,可以選擇人參鹿茸丸、濟生腎氣丸、金匱腎氣丸等偏于補腎的藥物。
服用中成藥時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根據不同癥狀辨證使用。因為在健脾補腎的藥物中,如果補腎的作用太強,藥物的性質會過于溫燥,比如人參鹿茸丸中鹿茸性質過燥,對于沒有腎虛或者腎虛不明顯的患者,服用這種藥物會感覺太熱,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此外,脾腎兩虛多屬陽虛,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早睡早起、適當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