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化療藥物外滲,注射部位可出現發紅、腫脹的表現,還可能會有水皰,甚至出現皮膚蒼白、壞死等情況,需及時處理。
表現化療藥物外滲時,最初的癥狀是感覺刺痛、灼熱、不適,還可有疼痛、腫脹,并在注射部位發紅,輸液器中沒有回血,給藥時推注有阻力,或輸液中斷。后來可出現水皰、皮膚顏色蒼白或紫黑,嚴重者可出現組織壞死,經久不愈,潰瘍還可深及肌腱及關節。
化療藥物外滲紅腫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化療藥物外滲水皰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處理方法化療藥物外滲后,立即停止注射,并由醫護人員以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回抽滲漏于皮下的藥液,然后拔出針頭,再進行局部封閉治療,可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做多處皮下注射,范圍必須大于發生滲漏的區域。如果傷口出現腫脹、疼痛,可遵醫囑定期口服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止痛藥,并適當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
如果皮膚出現水皰,小于2cm時,可待其自然吸收,大于2cm時,需由專業醫生嚴格消毒后,用細針頭在水皰的邊緣穿刺抽吸,并使水皰皮膚貼附傷口,然后可以用透明敷料、海綿敷料等保護傷口。如果傷口出現壞死,需要謹慎進行清創。
[1]姜桂春主編.頭頸腫瘤護理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12.393.
[2]王翠玲,薛平,李建英主編;佟金諭,侯自梅,劉艷華等副主編.造口傷口失禁臨床護理實務[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