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外陰縫合傷口一般在1周初步愈合,完全愈合需要1-3個月,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產后外陰縫合傷口的愈合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外陰撕裂或進行了會陰側切,醫生會進行縫合處理。產后初期,傷口會有疼痛、腫脹等表現,這是正常的炎癥反應過程。在1周內,傷口邊緣會逐漸對合,疼痛和腫脹開始減輕,初步愈合,但此時傷口仍較為脆弱。若產婦存在營養不良,如蛋白質、維生素C、鋅等營養素缺乏,會延遲傷口愈合時間。因為蛋白質是組織修復的重要原料,維生素C參與膠原蛋白合成,鋅有助于細胞增殖和組織再生。另外,傷口的護理情況也非常重要。如果護理不當,發生感染,如出現局部紅腫加劇、有膿性分泌物、發熱等癥狀,愈合時間會明顯延長。產后惡露的持續時間和量也會影響傷口愈合,若惡露較多且長時間浸漬傷口,容易滋生細菌,不利于愈合。
日常護理方面,產婦要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溫水從前向后沖洗外陰,避免惡露污染傷口,勤換衛生巾和內褲。產后早期可采取側臥位,減少對傷口的壓迫。避免久坐或久站,防止會陰部血液循環不暢。在飲食上,要保證營養豐富,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蛋、豆類等,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促進傷口愈合。產后42天要按時到醫院進行復查,醫生會檢查外陰傷口的愈合情況以及子宮等生殖器官的恢復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