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輕微過敏在脫離過敏原后,數小時到數天內可自行消退,但嚴重過敏可能持續數周甚至需要醫療干預才能緩解,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過敏是機體對特定物質產生的過度免疫反應。當過敏原進入人體后,免疫系統會將其識別為有害物質,從而啟動免疫應答,釋放如組胺等化學物質,引發一系列過敏癥狀,如皮膚瘙癢、紅斑、風團,呼吸道的鼻塞、流涕、咳嗽、氣喘,胃腸道的腹痛、腹瀉等。對于輕度的皮膚過敏,如接觸性皮炎,僅表現為局部皮膚輕微發紅、瘙癢及少量丘疹,在及時去除過敏原,如停止使用可疑的化妝品、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后,通過皮膚自身的代謝修復功能,通常數小時到1-2天癥狀可逐漸減輕并自行消退。然而,若是嚴重的食物過敏,如對海鮮過敏出現全身性的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甚至伴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表現,自行消退的可能性較小,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往往需要使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等進行緊急救治,且恢復時間可能長達數周,后續還可能需要長期的觀察與管理。此外,像過敏性鼻炎、哮喘等慢性過敏性疾病,發作時癥狀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且容易反復,需要規范的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調整。
在日常護理方面,有過敏史的人應盡量明確自己的過敏原并避免接觸。保持生活環境清潔、通風良好,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簾等易積塵的物品,減少塵螨滋生。飲食上,避免食用已知過敏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增強機體免疫力。皮膚過敏時,不要搔抓,防止皮膚破損繼發感染,可使用溫和的保濕產品緩解皮膚干燥與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