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十二指腸因總長約有12個手指的寬度(20-25cm)而得名,在肚臍眼的平面以上。
十二指腸介于胃和空腸之間,是小腸上段的一部分,分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位置整個十二指腸呈“C”形彎曲,包繞胰頭,整體都在肚臍眼水平上部。十二指腸按其走向分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是連接胃與空腸的重要結構,同時胰管與膽總管均開口于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與肚臍的位置圖
作用食物的乳糜,從胃通過幽門再進入十二指腸,由胰臟、肝臟、小腸黏膜分泌的消化液和乳糜混合之后,把原來酸性的乳糜轉變成堿性,對人體的消化吸收至關重要。
如果發生十二指腸炎癥,可出現上腹部或劍突下疼痛,疼痛有規律性,空腹時更為明顯,進食后緩解。此外,還可伴有反酸、燒心、噯氣、惡心、易飽脹等消化不良癥狀。
[1]崔慧先,李瑞錫.局部解剖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11-112.
[2]林擎天,黃建平主編;須伯申,蔣渝主審.消化外科臨床解剖與常用手術技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