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在肺里通常能自己化掉。
在痰量相對較少的情況下,肺部有可能自行排出。然而,如果患者患有基礎疾病,例如急性氣管或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這可能會引發肺泡內的液體滲出,從而增加分泌物的數量,形成痰液。如果不能在肺部及時將痰咳出,就有可能造成痰的淤積。在這種情況下,痰不僅不會自行排出,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痰量。
痰液通常是經由氣管和支氣管流入口咽部,然后通過口腔排出。痰液主要由水組成,當痰液通過氣管或支氣管排出時,其中的一部分水分可能會被身體吸收或蒸發掉。當感染加劇時,痰液會變得黏稠,如果不及時將痰液排出,膿痰可能會在氣管內停留很長時間,這可能會導致氣道黏膜受損,或者引發肺部疾病。患者能夠通過咳嗽和咳痰的方法,將分泌物從氣道中咳出,這對治療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