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吃不下飯,可能是心理壓力較大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在服藥期間,藥物引起的反應,或者是糖尿病的并發癥胃輕癱引起。部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也可能出現吃不下飯的情況。導致糖尿病患者吃不下飯的原因有很多,一旦出現吃不下飯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一、非疾病因素:1、心理壓力過大:臨床上常說胃和小腸是人的第二大腦,情緒的變化,容易影響到食欲。若患者因為糖尿病,或工作、生活等引起情緒波動,導致心理壓力較大,可能會抑制食欲,導致患者吃不下飯;
2、藥物因素: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通常會減慢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從而緩解進食后的血糖升高,也可以引起惡心、甚至嘔吐,抑制食欲、吃不下飯。因此長期服用降糖藥物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吃不下飯、食欲不振的狀況。
二、病理性因素:1、胃輕癱:若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胃腸道植物神經病變,最終導致胃輕癱。由于此類患者胃腸道蠕動功能減弱,胃排空時間延長,患者可出現胃痛、胃脹、食欲下降、惡心等癥狀;
2、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在多種誘因作用下,由于胰島素缺乏、升糖激素絕對或相對增多,導致糖代謝紊亂,而體內脂肪分解加速,酮體產生過多并在血中堆積,酸堿平衡失調而發生的代謝性酸中毒。此時患者會出現吃不下飯、厭食的癥狀,還會因滲透性利尿、嘔吐而出現嚴重脫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因此,若出現酮癥酸中毒,需要及時入院接受治療,迅速補液,調整代謝性酸中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