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滴血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癥狀,其原因主要有痔瘡、肛周膿腫、直腸癌,此時要注意明確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1、痔瘡:患有痔瘡者肛周伴有較多迂曲擴張的血管,若患者大便干結,會引起血管破裂,出現滴血的現象。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飲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可改善大便滴血的癥狀。必要時用馬應龍痔瘡膏、牛黃痔清栓等肛門用藥,減輕局部組織水腫,緩解癥狀。部分保守治療效果不好者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治療;
2、肛周膿腫:肛周伴有急性化膿性感染者,也可出現上述癥狀,還可伴發肛周局部包塊、體溫升高、疼痛等癥狀。應及時行肛周彩超檢查,明確膿腫范圍及大小,盡早進行膿腫切開引流,加強抗感染治療,可有效減緩便后滴血的癥狀,促進病情恢復;
3、直腸癌:若存在直腸惡性腫瘤,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消瘦、乏力等癥狀,此時應完善腸鏡檢查,明確診斷。直腸癌患者應早期行手術切除,結合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可以盡量延長患者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