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抽搐和驚厥發病時的癥狀有相似之處,如肢體發生抽搐,但除此之外,二者的區別比較大,主要體現在病因、癥狀范圍、癥狀特點、急救措施等方面。
1、病因不同:高燒抽搐是由發燒引起的癲癇發作,體溫在38.5℃以上,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導致的發作;而驚厥是大腦皮質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一種運動障礙,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情況。感染性的病因有腦膜炎、急性胃腸炎等;非感染性的病因有低鈣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等;
2、癥狀范圍不同:高燒抽搐和驚厥的癥狀范圍有區別,高燒抽搐多是高燒的時候出現的驚厥,只是驚厥的一種表現形式,多發生于六個月到五歲的兒童,年紀更大時很少出現高燒抽搐。驚厥的范圍、含義比較廣,它不僅包含高燒抽搐,還包括著無熱狀態下的驚厥,比如最常見的癲癇、缺氧缺血性腦病引起的抽搐、腦癱引起的抽搐,以及腦炎、腦膜炎的后遺癥,也可以反復發生驚厥。這些驚厥發作時間不定,而且驚厥的形式表現也不一樣,所以驚厥的范圍比較廣泛;
3、癥狀特點不同:高燒抽搐的患者在出現明顯的高燒時,可能會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全身肌肉強直性的抽動,會伴有呼之不應、雙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發青、口唇紫紺,以及四肢頻繁抽動的情況,一般持續時間不是很長。驚厥發生時通常會出現四肢、軀干與顏面部骨骼肌非自主的強直性與陣攣性抽搐,并引起關節運動的癥狀,常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或不伴意識喪失;
4、急救措施不同:當出現高燒抽搐時,一般使患兒處于平躺的狀態,解開衣領,保證呼吸通暢,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需要用溫水擦拭頭頸部、腋下和大腿根部等進行物理降溫,還需要多飲水來防止脫水。而驚厥的急救要保持頭處于側位,防止嘔吐、倒吸,可以進行吸氧,用地西泮治療。
如果患者在出現高燒,尤其是體溫在38.5℃以上時,要及時給患者服用退燒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以免出現高燒抽搐。出現無熱驚厥,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癲癇,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查明驚厥的原因。通常要給患者檢查腦電圖,觀察驚厥的情況,采取抗癲癇藥物進行治療,常見的如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采取規范的治療可以有效的預防驚厥的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