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38度蓋被子悶汗是不正確的,不利于體溫散發和下降,因為發燒可能是由于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這時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淡鹽水,在適當的時候增減衣被等,具體如下:
1、發燒時可以適當增加衣服或者蓋薄被子。但如果患者已經出汗,應該減少衣物,開窗通風,有利體溫散發及下降。發燒時如果捂汗,可能造成散熱不良,導致體溫難以降低,有可能出現高熱驚厥,尤其對大腦皮層功能發育不完善的嬰幼兒危害更大,發燒時一定要注意護理及多喝溫開水,可以適當補充淡鹽水。因為此時人體體質比較虛弱,出汗過多,容易引起虛脫和脫水,也容易引起體內的電解質紊亂。
2、人體發熱的時候實際上是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調定點上移后會重新發出神經沖動,通過神經、激素和肌肉的調節,讓身體通過寒顫產熱,同時通過收縮皮膚血管減少散熱,這就是發燒的第一個階段,即體溫上升期。這個時候多穿蓋,也就是捂著,可以幫助體溫盡快找到被升高的體溫設定點。一旦體溫升高到設定點,寒顫會減少,皮膚血管也不會繼續收縮,四肢會變成溫熱,這時產熱和散熱就會維持平衡,這就是發燒的第二個階段,即平穩期。這個時候不要再通過加多穿蓋來幫助升溫,可以適當減去衣物。病情被控制或服用藥物之后,體溫會重新被調低。當實際溫度高于設定溫度時,身體又會啟動出汗的方式,以增加散熱,這是發燒的第三個階段,即體溫下降期,這時就應該減衣、減被,增加散熱,幫助降溫。
3、建議患者發熱時進行物理降溫,最常見的就是擦拭身體,可以用37℃左右的溫水擦拭脖子、腋下、大腿根等大血管所在的位置,通過散熱幫助體溫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