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后長了小疙瘩,可能是衛生不良、過敏反應、假性濕疣、尖銳濕疣、前庭大腺囊腫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1.衛生不良:月經期間使用不透氣的衛生巾或衛生護墊,局部潮濕悶熱,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毛囊炎癥,出現小疙瘩。這種情況應注意經期衛生,及時更換衛生巾,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一般無需特殊藥物治療,可通過改善衛生習慣緩解。
2.過敏反應:可能對衛生巾、護墊的材質或經期使用的清潔劑等過敏,導致皮膚出現小疙瘩,常伴有瘙癢。如果是過敏引起,要避免接觸過敏原,更換為棉質、無刺激性的衛生巾等。癥狀較輕時可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若癥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
3.假性濕疣:通常是由于局部炎癥刺激等引起,表現為小陰唇內側魚籽狀或絨毛狀小疙瘩。一般無需特殊治療,積極治療陰道炎等原發疾病即可。如果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可進行激光等物理治療去除。
4.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在生殖器部位出現小疙瘩,逐漸增大增多,形狀多樣。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一旦確診,需要根據病情采取激光、冷凍等物理治療,或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等藥物治療。同時應避免同房,防止交叉感染。
5.前庭大腺囊腫:前庭大腺腺管堵塞,分泌物積聚可形成囊腫,表現為外陰部的小疙瘩,可伴有疼痛。如果囊腫較小且無癥狀,可觀察隨訪;若囊腫較大或出現疼痛、感染等癥狀,需要手術治療,如前庭大腺囊腫造口術。
使用上述藥物時一定要謹遵醫囑,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和藥物。同時,出現小疙瘩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