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高音就失聲,可能與慢性咽炎或扁桃體炎、聲帶小結或息肉等因素有關。應針對不同病因,及時進行相應治療。
1、慢性咽炎或扁桃體炎:通常由于鼻咽部慢性炎癥,所分泌的炎性分泌物,經鼻孔倒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或扁桃體,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此時唱高音,可能會導致咽喉部進一步充血、水腫,導致咽痛反復發作,進而可能導致失聲。應適當多飲水,盡量避免吸煙、飲酒,少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長期過度用聲。此外,還可含服金嗓子喉片等藥物,或者局部涂抹復方碘甘油等藥物消炎,必要時,還可通過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治療。如果扁桃體過于肥大,還應通過手術將扁桃體切除;
2、聲帶小結或息肉:可能是咽喉部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炎性分泌物流至咽喉部,導致發聲共鳴出現障礙,進而引起發聲不當,或喉肌疲勞等情況。此外,也可能與音調過高,或者過度喊叫,導致間歇性聲嘶有關。常表現為發音延遲、音色改變,或失聲等情況。此時應避免吸煙、飲酒,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飲水。此外,對于較小的聲帶小結或息肉,可以讓聲帶適當休息,或適當進行發聲訓練,口服雷尼替丁等抑酸藥減少胃酸對咽喉刺激,可使小結或息肉變小或逐漸消失。但如果聲帶小結或息肉較大,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將其切除;
3、其他因素:如功能性失聲癥,可能與短時間內過度勞累,或者過于激動、焦慮,導致聲帶閉合無力有關。通常表現為突然失聲,或者僅能發出耳語聲,一般通過暗示療法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