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血尿酸過低,降到200μmol/L以下,對身體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免疫力下降、心腦血管功能受損、神經功能受損等方面。另外,如果是通過減少蛋白質攝入降低血尿酸,還可能提示蛋白質攝入不足,出現營養不良。
1、免疫力下降: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可以清除體內的氧化自由基,幫助維持血壓穩定,還能刺激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生成,維持身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如果血尿酸偏低,影響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和T細胞的正常工作,就會可能會引起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傷口愈合變慢的情況。
2、心腦血管功能受損:血尿酸過低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造成血管沉積物增多,進而導致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的發生概率上升;
3、神經功能受損:血尿酸過低可能導致體內自由基濃度升高,損傷神經細胞,進而引起多發性硬化,以及老年癡呆,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有所增加。此外,尿酸過低時,氧化應激功能下降,對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保護作用減弱,也會提高帕金森病的患病風險。
另外,血尿酸降到200μmol/L以下表明機體嘌呤攝入不足,此時也可能會影響腎臟健康,可能會出現腎炎。血尿酸升高的人群在降尿酸治療的時候,一般不建議將尿酸降得過低,通常建議控制在300-360μmol/L。但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醫生評估下適當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