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在臨床上是指孤獨癥。孤獨癥是一種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兒童會出現(xiàn)交流障礙、語言障礙、重復行為等癥狀,需要接受系統(tǒng)的訓練和干預。臨床上常見訓練原則包括個體化訓練、多重教學方式、貫徹獎懲制度、家庭支持、地域化訓練五種。具體內容如下:
1、個體化訓練:每個孤獨癥兒童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需求,訓練計劃需要根據(jù)兒童的情況進行個性化制定。訓練要貼近其生活和感興趣的方面,家長和專業(yè)人士應共同制定可行的訓練目標。
2、多重教學方式:孤獨癥兒童具有重復行為,難以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因此在訓練中需要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比如視覺教學、口頭語言、聽覺訓練、游戲仿真等,幫助兒童逐漸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
3、貫徹獎懲制度:孤獨癥兒童需要明確有關良好品德和不良行為的后果。在訓練中,鼓勵良好的行為和表現(xiàn),用獎勵的方式加以強化。同時,不良的行為也需要被及時發(fā)現(xiàn),反思行為的結果,并對其進行懲罰,以刺激兒童的積極性。
4、家庭支持:由于訓練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家長在訓練中的作用是比較重要的。家長應了解訓練知識,交流訓練經(jīng)驗,給予支持和鼓勵,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引導兒童重視好的行為和習慣。
5、地域化訓練:兒童與其他年齡相仿的兒童進行交往和合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有利于改善不適癥狀,促進病情的好轉。
家長發(fā)現(xiàn)兒童存在異常情況時,應及早就醫(yī)進行相應的治療,有利于提高孤獨癥兒童社交、溝通、生活和學習的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讓兒童更好地適應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