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通常指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會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體,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在物品間互相傳播,進而可能會導致正常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需要加強防范。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可分為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和醫(yī)源性傳播。如果日常用的物品,如修眉刀、針具、剃須刀、牙刷、毛巾等,沾有乙型肝炎患者的新鮮血液或者體液,如其分泌的汗液、涎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短時間內(nèi)所沾染的這些物質(zhì)可以在不同的物品之間相互傳播。
若在短時間內(nèi)被正常人的黏膜或開放性的傷口接觸到這些沾染物,可能會導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乙型肝炎的患病概率。如果日常所用的物品并未沾染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體液,通常這些物品上不會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也不會導致病毒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肝炎患者用過的針管、采血器等也可能會傳播乙型肝炎病毒,所以應注意避免接受不明原因、不規(guī)范操作的注射或采血,保護自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