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皮膚瘙癢癥表現為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皮損。瘙癢為特征性表現,可伴有燒灼、蟻行感等。
常見病因是皮膚干燥。此外,皮膚病、神經精神因素、衣服刺激等也可引起瘙癢。
癥狀皮膚瘙癢癥一般無原發性皮膚損害,瘙癢為本病特征性表現,可伴有繼發性皮膚損害。具體表現如下:
瘙癢全身性瘙癢程度不盡相同,常為陣發性且夜間為重;局限性瘙癢癥表現為局部陣發性劇癢,好發于外陰、肛周、小腿和頭皮。
繼發性皮損搔抓可引起繼發性皮損。瘙癢劇烈的患者被指甲搔抓后可形成抓痕,搔抓出血后可形成血痂,血痂脫落后形成色素沉著或減退。劇烈的搔抓可使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甚至流水滲液,形成濕疹樣變。長期搔抓還可以使局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如苔蘚,形成苔蘚樣外觀。此外,還可繼發各種皮膚感染如毛囊炎、癤、淋巴管炎、淋巴結炎等。
皮膚瘙癢癥抓痕結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背部皮膚瘙癢癥抓痕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本病病因較為復雜,最常見的病因是皮膚干燥。其他神經精神因素、系統性疾病、皮膚病、生活習慣、居住環境、藥物和衣服刺激都能引起瘙癢,具體原因如下:
皮膚干燥當皮膚屏障受損、皮膚干燥時,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粉塵、汗液等)引起瘙癢。
神經精神因素神經病變時可由感覺神經傳入通路發生障礙而引起瘙癢感覺,精神因素如情緒緊張、焦慮、恐懼激動和憂郁等也可引發皮膚瘙癢癥狀。
皮膚病皮膚處于炎癥狀態時,患者皮膚更加敏感,易受到刺激引起瘙癢。
系統性疾病如尿毒癥透析患者、糖尿病患者、甲狀旁腺功能異常患者等可能因毒素堆積、營養不良等,易出現皮膚瘙癢癥。
膽汁淤積如肝衰竭患者膽汁代謝障礙,妊娠期雌激素增多引起肝內膽汁淤積,膽鹽沉積在皮膚上刺激皮膚,引起皮膚痛癢。
氣候改變如寒冷、潮濕、炎熱等可以誘發瘙癢。
生活習慣如堿性過強的肥皂、清潔護膚化妝品、貼身穿著的衣物等均可引起瘙癢。
治療皮膚瘙癢癥主要包括外用藥物治療和系統藥物治療。外用藥物治療以保濕、滋潤、止癢為主,選擇刺激性小的外用制劑??捎萌跛嵝缘那鍧崉┖蜐櫥瑒⒅拱W劑(如爐甘石洗劑、辣椒堿、含薄荷、樟腦的乙醇制劑等)及表面麻醉劑(如利多卡因乳膏等),也可外用免疫抑制劑或短期外用糖皮質激素以緩解癥狀。
系統藥物治療可用抗組胺藥、鈣劑、維生素C、鎮靜安眠藥、抗抑郁藥等。老年性瘙癢癥可用性激素治療??拱d癇和抗焦慮藥物對部分患者有效。此外,物理治療光療對部分瘙癢癥有效,皮膚干燥者可配合熏蒸。
[1]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29-130.
[2]虞瑞堯.皮膚病鑒別診斷彩色圖譜.第1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