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300+U/L一般算高,不過是否嚴重需結合具體情況判斷。
肌酸激酶是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一種酶,作用包括反映肌肉損傷,在肌肉受損時,肌酸激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對某些疾病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
肌酸激酶的正常值范圍會因不同實驗室和檢測方法而有所差異。在臨床上,酶偶聯(lián)法(37℃)所得的男性肌酸激酶正常范圍是38~174U/L,女性26~140U/L;酶偶聯(lián)法(30℃)的男性為15~105U/L,女性10~80U/L。而300+U/L沒有處于正常范圍內(nèi),單看數(shù)值是比較高的。
不過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嚴重性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舉例來看,如果是在劇烈運動后、肌肉拉傷等情況下,肌酸激酶可能會升高,但這通常是暫時的,會隨著肌肉恢復而下降。
然而,在某些疾病狀態(tài)下,如急性心肌梗死、橫紋肌溶解癥等,肌酸激酶水平可能顯著升高,一般就比較嚴重。但注意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和癥狀綜合判斷,不能僅憑肌酸激酶一項指標來確定疾病。
如果醫(yī)生認為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應積極配合。如出現(xiàn)胸痛、肌肉疼痛等異常,要及時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