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ALT偏低沒有特別的臨床意義,如果升高,可能會出現(xiàn)慢性肝炎、肝癌等肝臟疾病,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
一、AST、ALT偏低沒有特別的臨床意義
AST是指谷草轉(zhuǎn)氨酶,ALT則指谷丙轉(zhuǎn)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中,兩者都是反映肝功能檢查的重要指標。且正常人的血清中AST、ALT的含量很少,正常值都是0~40U/L,AST、ALT偏低一般沒有特別的臨床意義,說明肝功能是比較正常的,一般不嚴重,定期復查即可,無需進行特殊處理。
二、AST、ALT升高容易引起肝臟疾病
但如果AST、ALT超過了40U/L,說明肝臟受到了一定的損傷,出現(xiàn)了肝細胞破裂的情況,AST和ALT容易向外部血液中釋放,從而導致AST、ALT升高,可能會引起慢性肝炎、肝癌等肝臟疾病。
1.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肝臟的一種慢性炎癥,患者還可能伴有黃疸、肝區(qū)疼痛等癥狀,應該遵醫(yī)囑口服水飛薊賓膠囊、茵梔黃口服液等藥物治療,終末期患者可考慮進行肝移植。
2.肝癌:如果肝炎繼續(xù)發(fā)展導致肝癌,該疾病屬于肝臟的惡性腫瘤,會引起嚴重的肝功能障礙,患者一般還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應及時進行肝切除術或者肝移植,后期輔以化療、免疫治療促進恢復。
伴有黃疸、肝區(qū)疼痛等癥狀,建議患者進行肝功能檢查、腹部CT、肝活檢等檢查,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助于肝細胞的健康和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