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通常針對的是人體內的熱證,而消炎主要治療的是體內各種炎癥,兩者并不是一回事,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清熱解毒不相當于消炎。但在部分情況下,存在炎癥的患者除使用消炎藥物外,也可配合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進行治療。
清熱解毒屬于中醫名詞,主要是利用清熱的方法,治療瘟疫以及溫毒等各種熱毒,可以緩解高熱、口燥、咽干、便秘、尿黃、吐血,伴隨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癥狀,臨床常用藥物黃連、黃芪、黃柏、石膏、連翹、蒲公英、地丁、板藍根等。而消炎屬于西醫的名詞,主要是使用各種抗生素,針對相應病原菌進行治療,臨床常用消炎藥物有青霉素G、阿莫西林、頭孢拉定、頭孢克洛、妥布霉素、氧氟沙星等。
雖然清熱解毒和消炎不是一個概念,但對于部分炎癥性疾病,也可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比如對于咽喉發炎,咽部出現紅、腫、熱、痛者,進行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升高,也可遵醫囑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在中醫方面沒有抗生素、消炎的概念,一般認為出現紅、腫、熱、痛,就屬于熱證的一種,此時服用清熱解毒的復方魚腥草合劑、蒲公英顆粒等藥物,也能夠達到一定治療效果。
當發現存在身體不適癥狀時,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無論使用清熱解毒藥物,還是消炎藥物,不可自行選擇藥物服用,以免影響病情恢復,或者是加重原有病情。還需注意在用藥期間多飲水、多排尿,以加速體內代謝廢物排出,促進疾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