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寶寶尿少可能有多種原因,如飲水較少、出汗較多、腹瀉、尿路結石、腎小球腎炎等,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1、飲水較少:寶寶飲水較少或吃奶量不足,可能會使尿液生成量減少。為生理性的原因,一般可以適當增加寶寶的飲水量,或在食物中增加含水量豐富的食物;
2、出汗較多:若環境溫度較高,或穿的衣服較多,導致寶寶大量出汗,未及時補充水分,也可能出現尿量減少的情況,還可伴有大聲哭鬧等。平時應適當增減衣物,注意補充水分后通常能逐漸緩解;
3、腹瀉:若寶寶食用了不潔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急性胃腸炎,炎性物質刺激胃腸道黏膜就可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導致體液積聚減少,尿液生成量也會相應減少。需要及時就醫,可遵醫囑使用口服補液鹽Ⅲ、蒙脫石散等藥物,有助于緩解不適,同時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
4、尿路結石:尿液中晶體物質析出可能會引起尿路結石,尿液排出受阻,從而導致尿量少于正常,部分寶寶尿液還可出現顏色異常改變。需要就醫進行泌尿系統B超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平時多飲水、多鍛煉,也可遵醫囑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等治療;
5、腎小球腎炎:由于遺傳、感染、免疫、代謝等可能引起腎小球損傷伴炎癥,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也可出現尿液生成減少的情況,還可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等。需要控制食鹽的攝入,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遵醫囑使用氫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藥物治療,同時注意寶寶的飲食和用藥安全,避免使用對腎臟有害的藥物。
建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寶寶的飲食和飲水量,保持室內適宜的濕度,避免過度干燥,還應遵醫囑對寶寶的尿量、顏色、血壓等指標進行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