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極少,排出來都是血塊,中醫認為可能是不良生活習慣、子宮寒冷、氣滯血瘀、腎虛、脾虛等原因導致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具體分析如下:
1、不良生活習慣:如果女性有較多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長期熬夜、喝冷飲、吃生食等,可能會造成宮寒,從而引起經血結塊、暗紅色、痛經,導致月經量減少,建議及時糾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保暖。
2、子宮寒冷:子宮寒冷是指子宮失于陽氣的溫煦導致的虛寒癥狀,主要有腹部發涼、疼痛等癥狀,也可能導致月經結塊而變少。要注意保暖,適當使用暖宮貼,必要時可去正規醫院進行針灸,驅散體內的寒氣。
3、氣滯血瘀:氣滯血瘀可導致機體氣血運行不通暢,有形之物聚積而為患,促使經血淤積,從而結塊,可伴隨痛經、月經量少的情況。女性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氣血的藥物,比如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
4、腎虛:腎虛會造成腎氣虧虛,精血不足,以月經量少、色淡紅或暗淡、質稀、結塊,以及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痛等為主要表現。建議腎陽虛的女性服用鎖陽固精丸、海狗丸等溫腎助陽的藥物治療,腎陰虛可服用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藥物,能夠起到滋陰補腎的作用。
5、脾虛:若患者的容易脾臟受損,導致脾虛,可能會出現腹脹納少、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等癥狀,可能影響月經周期和經血狀態,出現量少、結塊等情況。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等藥物進行治療,健脾的效果比較好。
患者需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平時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