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難受、煩躁、抓狂感,可能是由于壓力大、應激事件導致的,也可能是焦慮癥、強迫癥等疾病所引起。若癥狀持續時間較短,對生活影響不大,可通過適當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進行緩解。若癥狀持續時間較長,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就醫尋求精神心理醫生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
1、壓力過大:部分人面對生活、工作等巨大的壓力,會產生較多負面的情緒,如悲觀、消極、容易落淚等,還可能會出現手腳難受、煩躁、抓狂感,建議適當休息調整壓力,給自己放假或設定合理的目標與理想,由此減輕壓力和痛苦;
2、應激事件:若遇到負面事件,如家庭糾紛、與他人爭吵、感情不和、離異、辭職、成績下降等,可能會出現應激癥狀,并伴隨情緒低落、焦慮、身體不適等問題。如果因為負面的應激事件而導致手腳難受、煩躁、抓狂感,一定要積極應對,可適當進行傾訴,學會放松身心,如深呼吸、適當運動、旅游等。還可以適當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傾聽他們的建議,并獲得情感支持,有助于緩解負面事件帶來的情緒問題;
3、焦慮癥:主要表現是精神緊張、焦慮、恐懼,總是提心吊膽、坐立不安,無法安靜下來,可伴隨身體不適,如頭痛、出汗、震顫等。而焦慮癥各種軀體不適,如手腳難受、麻木、震顫,同時可伴隨煩躁、抓狂感。需及時就診,服用抗焦慮藥物進行治療,如勞拉西泮片、鹽酸文拉法辛、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枸櫞酸坦度螺酮膠囊等,可緩解不適癥狀;
4、強迫癥: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如反復思考同一個問題、反復檢查門窗、反復洗手等。強迫癥可能會出現儀式動作,如手腳擺一個奇怪的姿勢,讓手腳難受,并且伴隨煩躁感、抓狂感,無法自行控制??蛇m當進行心理治療,如認知心理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若癥狀較嚴重,也可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鹽酸舍曲林、鹽酸氟西汀、鹽酸帕羅西汀等藥物進行治療。
此外,手腳難受、煩躁、抓狂感,還可能是精神分裂癥、內分泌紊亂等原因引起的。除尋求醫生的幫助外,自己也需積極調整,可以適當轉移注意力,多參加人際活動、做有氧運動等,避免將負面情緒壓抑在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