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并沒有研究表明腎性骨病會疼到什么程度,但根據臨床經驗,腎性骨病通常會使患者疼得無法忍受,且容易對關節和骨骼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影響到正常行走。
腎性骨病是指慢性腎臟病患者鈣、磷代謝紊亂及甲狀旁腺激素代謝異常所致,出現機體礦物質及骨代謝異常的一類綜合征。由于腎臟是體內比較重要的代謝器官,當腎臟出現異常時,例如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等,有可能會嚴重影響到腎臟的代謝能力,導致體內鈣、磷以及維生素D出現代謝紊亂,引起腎性骨病,容易對骨骼造成損害,還會導致骨骼病變。當腎性骨病嚴重時,可能會引起劇烈疼痛,通常會使患者無法忍受,表現為面色蒼白、大汗淋漓,也容易導致骨骼發育異常,還可能會導致骨骼畸形,甚至骨折,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學習。
患者確診為腎性骨病以后,要遵醫囑前往醫院腎內科或骨科就診,完善尿常規、血常規、X線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平時多食用含鈣食物,例如牛奶、魚蝦等,多外出曬太陽,有利于改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