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主要位于第1跖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按壓會有酸脹感,通過刺激該處穴位,達到治療效果。太白穴是脾經的俞穴和原穴,按摩該穴位具有健脾益氣、消食和胃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治療脾胃病癥,如脾胃氣滯、胃失和降所致的腹脹、腹痛、腹瀉、胃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秘等,對于胸脅脹痛、全身骨節疼痛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和輔助緩解作用。
若是因飲食不節、進食過多,存在腹脹和飲食不消化的情況,可按摩太白穴,并配伍公孫穴,能夠加強健脾、消食的效果。若是因飲食不潔、經常進食油膩食物,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飲食積滯在大腸,存在腸癰病癥,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可按摩太白穴配伍陷谷穴和大腸俞穴,有健脾益氣、消食和胃的功效和作用,緩解腸癰癥狀。另外,對于自覺身體沉重倦怠、面色黃、舌頭僵硬而疼痛、腹部脹滿、時時作痛,或有嘔吐腹瀉,易感饑餓但是不想吃東西等脾經病癥的患者,太白穴配伍豐隆穴進行按摩,也有健脾功效和作用。
太白穴的按摩手法臨床常用一指禪推法,即拇指正常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羅紋面或偏鋒著力于治療部位,前后擺動,持續作用于治療部位。需注意,對太白穴進行按摩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盲目操作,影響按摩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