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凝塊必須的維生素有維生素K。
維生素K是凝血因子γ-羧化酶的輔酶,是合成凝血因子2、7、9、10的必要成分。缺乏維生素K,會使血液凝固的時間變長,嚴重的會造成失血,甚至死亡。維生素K可以降低月經期間的大出血,預防陰道出血和痔瘡的發生。臨床上缺乏維生素K主要表現為繼發性出血,如傷口出血、大片皮下出血等。
維生素K又叫凝血維生素,具有葉綠醌生物活性,是丹麥的化學家達姆在1929年首次從動物肝臟和麻子油中發現并提煉出來的,主要有維生素K1、維生素K2、維生素K3、維生素K4等,其中維生素K1和維生素K2為天然的,是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的化學成分都比較穩定,可以耐酸、耐熱,在普通烹飪過程中損耗極小,但對光線很敏感,容易被堿性和紫外線所分解。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服用維生素K后,如有臉泛紅、發紅疹、腸胃不適、皮膚瘙癢等過敏癥狀,需要遵醫囑,停止使用該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