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可能會誘發(fā)心臟疼痛。心肌缺血可以由多種因素所導致,而且心肌缺血的嚴重程度不同,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輕度缺血時一般不會導致疼痛出現,當患者出現中重度貧血時,往往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疼痛。
1、輕度心肌缺血:輕度心肌缺血可能并不會誘發(fā)心臟出現明顯的癥狀,缺血量較少,一般通過休息后,自身調節(jié)可緩解;
2、中度心肌缺血:中度心肌缺血有可能在活動量增加的情況下,誘發(fā)出心肌相對供血不足、心絞痛的癥狀,此時會出現心臟疼痛。如果患者在勞累、情緒激動或活動時,這種缺血會影響心臟供血,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運動后的胸悶、胸痛,或者為絞痛或壓榨性的疼痛,常常位于左心前區(qū)或胸骨后,持續(xù)數分鐘到十余分鐘,經休息可以緩解;
3、重度心肌缺血:重度缺血會造成持續(xù)性的缺血,嚴重時會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冠脈血流突然減少或中斷,導致更為劇烈的胸痛,常常呈壓榨樣的疼痛,伴有出汗,患者往往疼痛時間非常長,持續(xù)不緩解,為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癥狀。
所以缺血嚴重性不同,導致的疼痛程度也會不同。除心肌缺血可能會造成心臟的疼痛,臨床常見的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也有可能會產生相應的心臟部位疼痛,通常和體位、呼吸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需要和心絞痛加以鑒別。此外,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胃潰瘍或反流性食管炎,也可能會引起心前區(qū)的疼痛,呼吸系統疾病,如肺栓塞、氣胸等也可能會誘發(fā)心前區(qū)疼痛,均需要與心肌缺血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