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死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又叫腔隙性腦梗死。好發于長期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通常多為急性起病并且反復發作,癥狀包括純運動性輕偏癱、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征、純感覺性卒中、共濟失調性輕偏癱,如果出現腦腔梗的癥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完善相關檢查,以免耽誤治療。
1、純運動性輕偏癱:為常見的類型,病變部位在腦橋、內囊等部位,偏癱累及同側肢體和顏面部,不合并感覺、語言、視覺障礙;
2、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征:病變一般位于基底節部位或內囊,表現為發音困難、吞咽障礙、病變對側面癱、面癱側手輕無力、動作笨拙緩慢、精細運動出現障礙;
3、純感覺性卒中:少見,病變位置在丘腦,患者多有偏身感覺障礙,伴隨感覺異常;
4、共濟失調性輕偏癱:病變多在皮質下白質、基底節或者內囊等處,表現為對側輕度偏癱,癱瘓側出現共濟失調,多為上肢輕、下肢重。
臨床治療除了支持對癥處理,主要遵循“基石”治療原則,如抗血小板治療,通常使用阿司匹林或是氯吡格雷;他汀進行降脂固斑治療;如果合并高血壓病,需要平穩降壓治療。對于急性發生腦梗死的患者,可依據起病時間和個體化情況,由神經內科專科醫師判定是否采取靜脈溶栓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遵醫囑服用藥物,定期復查,適當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合理飲食,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