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背長很多小疹子很癢可能是足癬、濕疹、接觸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汗皰疹等因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的方式進行處理。
1、足癬: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侵犯足部皮膚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在溫暖潮濕的足部環境中大量繁殖,侵犯皮膚角質層,引發炎癥反應,使腳背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小疹子,邊界較為清晰,伴有明顯瘙癢,水皰破裂后可出現脫屑,病情嚴重時可蔓延至足底、趾間等部位?;颊呖稍卺t生指導下使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氣的鞋襪,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腳盆等生活用品。
2、濕疹:濕疹是多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皮膚炎癥。內在因素如遺傳、免疫功能異常、內分泌失調等,外在因素如接觸過敏原、化學物質刺激、搔抓等。腳背皮膚可出現多形性皮疹,包括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等小疹子,常融合成片,瘙癢劇烈,搔抓后可出現糜爛、滲液、結痂等,且易反復發作?;颊呖稍卺t生指導下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氯雷他定片等藥物,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減少搔抓,保持皮膚清潔。
3、接觸性皮炎:腳背接觸某些物質,如某些鞋子材質、襪子染料、化學清潔劑等,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這些物質作為過敏原或刺激物,可導致局部皮膚發生過敏反應或直接刺激損傷,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小疹子,形態與接觸物形狀可能相符,瘙癢明顯,還可能伴有灼熱感、疼痛等,去除接觸物后癥狀可能會逐漸緩解。患者應立即停止接觸致敏物質,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爐甘石洗劑、地奈德乳膏、鹽酸西替利嗪片等藥物進行治療,以后要避免再次接觸類似物質。
4、丘疹性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多與昆蟲叮咬有關,如蚊子、螨蟲、跳蚤等。昆蟲叮咬腳背皮膚時注入唾液等物質,人體對這些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在叮咬部位周圍出現散在或群集的風團樣丘疹,即小疹子,呈紡錘形,頂端常有小水皰,瘙癢劇烈,搔抓后可導致皮疹增多、紅腫加重,一般數天至一周左右可逐漸消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丹皮酚軟膏、復方樟腦乳膏、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藥物,注意環境衛生,消滅蚊蟲等害蟲,避免搔抓,防止繼發感染。
5、汗皰疹:汗皰疹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精神因素、局部過敏、皮膚癬菌感染等有關。主要表現為手足部出現深在性小水皰,在腳背可表現為密集分布的小疹子,水皰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會出現脫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感,多在春末夏初發病,夏季加重,入冬自愈?;颊呖稍卺t生指導下使用曲安奈德尿素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維生素C片等藥物,保持足部通風透氣,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波動。
此外,患者要避免搔抓腳背的小疹子,以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或加重病情。注意足部清潔,每天用溫水洗腳,但避免水溫過高或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選擇寬松、透氣的鞋襪,勤換鞋襪,保持足部干燥。在飲食方面,減少食用辛辣、油膩、海鮮等易過敏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