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的皮膚瘙癢特點為全身或局部瘙癢,陣發性發作,伴有皮膚干燥等情況。腎病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構改變或功能障礙,可伴有腎功能減退的情況。腎病患者體內毒素堆積,而且腺體萎縮,汗液排出障礙,可能會導致皮膚干燥,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
腎病患者的瘙癢可為全身也可為局部,額部、頸部、前臂、手掌等部位為發生的常見部位。瘙癢可以呈陣發性發作,持續時間不等,一般可以自行緩解,患者皮膚可以正常,也可能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濕疹等繼發性皮膚損害,伴有皮膚脫屑、皮膚干燥等情況。腎病患者的皮膚瘙癢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發病機制不明確,可能與腎功能不全導致排汗障礙有關,也可能是尿毒癥導致的中小分子毒素潴留及電解質異常相關。部分患者可能是因為尿毒癥存在長期的高磷低鈣情況,持續反饋性刺激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釋放過多甲狀旁腺激素,刺激肥大細胞,導致組胺釋放增多,促進鈣鹽、鎂鹽在皮膚沉積,進而導致皮膚瘙癢。
如果患者出現腎病瘙癢,應立即去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對癥治療。患者應注意不要對皮膚進行抓撓,避免破潰造成感染,日常應注意清淡飲食,避免經常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花椒、辣椒、胡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