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治療疣后出現的水泡一般不建議自行戳破,應讓其自行吸收干涸,若水泡較大或影響生活等特殊情況,可在3-5天后由醫護人員處理,建議及時就醫處理。
冷凍治療是皮膚科常用的一種治療疣的方法,利用液氮的低溫使疣體組織壞死、脫落。治療后局部組織會出現炎癥反應,進而形成水泡。這是因為低溫導致皮膚組織內的水分結冰,冰晶形成過程中會對細胞產生損傷,引起局部組織液滲出聚集,從而形成水泡。在水泡形成后的初期,起到了保護創面的作用,可減少外界細菌等微生物的侵入,降低感染風險。如果過早自行戳破水泡,會破壞這層天然的保護屏障,使創面暴露,大大增加感染的可能性,還可能影響愈合進程,導致瘢痕形成的概率上升。而在3-5天后,如果水泡較大,內部壓力過高,可能會引起患者明顯的脹痛不適,此時由專業醫護人員在嚴格的消毒條件下進行處理,可以相對安全地緩解癥狀,并降低感染風險。
冷凍治療后,患者要保持創面的清潔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避免搔抓、摩擦治療部位,減少對創面的刺激。飲食方面,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局部炎癥反應。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瘦肉、牛奶等,有利于創面的修復。患者必須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回醫院復查,以便醫生觀察治療效果,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要嚴格遵醫囑進行后續的治療或護理,不可自行隨意增減或停止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