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是古代大型哺乳類動物象類、三趾馬類、犀類、鹿類、牛類等骨骼的化石,在經歷長時間演變后,形成了中藥中珍貴的龍骨,可通過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后服用。龍骨屬于處方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切勿自行購買和使用。
龍骨通常是骨骼狀或不規則塊狀,表面為白色、灰白色或淡棕色,質地較硬,無味,作藥用具有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的功效,臨床可用于治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驚癇癲狂、頭暈目眩、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崩漏帶下、久瀉久痢、潰瘍久不收口及濕瘡等病癥。此外,龍骨中銅、錳元素含量豐富,有鎮靜、催眠和抗驚厥作用,可抑制骨骼肌的興奮性。龍骨中還含有大量鈣離子,能促進血液凝固,降低血管通透性。
但需注意濕熱積滯者慎服龍骨,以免加重病情。同時,在用藥期間還需注意避免自行與其他藥物同服,出現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