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是指在肌力正常、無視覺障礙和失用癥的情況下,出現肢體隨意運動的幅度和協調障礙,從而不能維持軀體的正常姿勢、平衡和協調動作。患病后多久惡化與病因有關,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共濟失調本身一般不會影響壽命,但當原發疾病惡化時,就可能會影響壽命。
若是由腦血管病變、小腦占位性病變等疾病引起,共濟失調的癥狀可能會隨原發疾病的進展而有所加重,若經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后病情較穩定,不出現惡化,無腫瘤復發、腦梗死復發等情況出現,一般壽命不會受到影響。當腫瘤增大,壓迫神經,引起顱內壓增高、腦疝等情況時,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直接影響壽命,但具體時間不能完全確定。若為遺傳性的共濟失調且癥狀較輕微時,則與壽命無太大關聯,對生活、工作不會造成明顯影響,一般能獲得和正常人一樣的壽命。
若為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的共濟失調,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切除腫瘤或控制腫瘤的增長。若為缺血性腦卒中引起的共濟失調,應及時就醫進行溶栓治療,出院之后積極使用針灸、理療等方式進行康復治療,若為遺傳性的共濟失調,可以通過坐位平衡、站立平衡及動態平衡等方式進行肢體功能的訓練,減輕肢體的協調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