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凍傷后有紅點,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炎癥反應、毛細血管損傷、過敏反應、繼發(fā)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yī)并遵醫(yī)囑治療。
1.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手部受凍時,皮膚血管收縮痙攣,血流減少,組織缺氧、損傷,回暖后血管再通,血液淤積、滲出,形成紅點,按壓可褪色,伴有刺痛、瘙癢,遇熱加重。應迅速復溫,將手浸于37-40℃溫水中,忌熱水燙;外用凍瘡膏,促進血液循環(huán),如肝素鈉凍瘡膏;口服硝苯地平片,擴張血管,改善循環(huán),用藥劑量遵醫(yī)囑。
2.炎癥反應:凍傷致皮膚細胞受損,釋放炎癥介質,吸引白細胞聚集,引發(fā)炎癥,出現紅點,周圍皮膚可紅腫,嚴重時起水泡、潰瘍。用碘伏消毒,預防感染,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抗菌消炎;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皮膚修復;口服布洛芬膠囊止痛,減輕炎癥反應,若有感染跡象,加用抗生素。
3.毛細血管損傷:低溫凍傷使手部毛細血管壁受損,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形成紅點,后期可能色素沉著。避免再次凍傷,做好保暖,外出戴手套,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修復血管內皮;維生素C顆粒,抗氧化,促進血管修復;若紅點長期不消退,激光治療改善色素沉著。
4.過敏反應:凍傷后使用的一些藥膏、護手霜,或手部接觸其他過敏原,誘發(fā)過敏,在凍傷部位出現紅點,伴瘙癢、皮疹,邊界不清。停用可疑過敏物,口服氯雷他定片,抗過敏;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更換溫和無刺激的護手霜,如凡士林護手霜。
5.繼發(fā)感染:凍傷皮膚屏障破壞,細菌易侵入,引發(fā)感染,紅點增多、變大、化膿,疼痛加劇,發(fā)熱。及時清創(chuàng),用碘伏消毒,排出膿液,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抗菌;口服頭孢克洛膠囊,殺菌;加強營養(yǎng),促進愈合。
使用上述藥物時要謹遵醫(yī)囑。日常護理中,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忽冷忽熱;適度活動手部,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手部清潔干燥,防止感染;若紅點變化異常,及時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