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飛天蜈蚣草所指竹節(jié)蓼,是蓼科植物竹節(jié)蓼的全草,也稱飛天蜈蚣,多栽培于庭院。
飛天蜈蚣草性平,味甘、淡,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消腫等功效,可用于蛇蟲咬傷等證。
外觀飛天蜈蚣草為多年生草本,高1~3米。莖基部圓柱形,木質(zhì)化,上部枝扁平,呈帶狀,深綠色,具光澤,有明顯的細(xì)線條,節(jié)處略收縮。單葉互生,多生于新枝上;無柄;托葉鞘退化成線狀;葉片菱狀卵形,全緣或在近基部有一對鋸齒?;ㄐ?,兩性,簇生于節(jié)上,具纖細(xì)柄;苞片膜質(zhì),淡黃棕色;花被5深裂,淡綠色,后變紅;雄蕊6~7,花絲扁,花藥白色;雌蕊1,花柱短,3枚,柱頭分叉。瘦果三角形,平滑,包于肉質(zhì)紫紅色或淡紫色的花被內(nèi),呈漿果狀?;ㄆ?~10月,果期10~11月。
飛天蜈蚣草植株圖
飛天蜈蚣草藥材為帶葉莖枝平滑無毛。枝扁平,寬7~12mm,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1~2cm,表面有細(xì)密平行條紋,淺綠色或褐綠色、質(zhì)柔韌。葉片菱狀卵形,長0.4~2cm,寬0.2~1cm,頂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柄極短;托葉鞘退化為一橫線條紋。氣微、味微澀。
飛天蜈蚣草圖
功效與作用飛天蜈蚣草味甘、淡,性平,歸肝、肺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去瘀消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等。
清熱解毒飛天蜈蚣草搗爛,搽傷口周圍,可治蜈蚣咬傷;與紅烏柏木、咸蘇木、假紫蘇、千斤拔配伍,可治毒蛇咬傷。
去瘀消腫鮮飛天蜈蚣草以酒代水煎服,并以渣敷患處,可治跌打損傷。
[1]李勇.中國中草藥圖典上[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9.01:210.
[2]陳紹成,譚君,戴傳云.長江三峽天然藥用植物志[M].重慶:重慶大學(xué)出版社.2016.08: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