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建中湯加減可以治療胃病,其對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病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是建議先到醫院的相關科室就診,由醫生通過檢查明確胃病的具體類型后,決定是否可以用此藥進行治療,以免自己盲目用藥延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黃芪建中湯中有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等藥物,有溫中、健脾、祛寒的功效,可以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病。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小建中湯溫中健脾,如果陽虛內寒比較重,可以用大建中湯加減或者加附子、肉桂、干姜等藥物,進行溫中、健脾、散寒。如果伴有泛酸者,可以加黃連、吳茱萸、煅瓦楞子、海螵蛸等抑制胃酸的藥物。如果伴有吐清水等癥狀,可以同時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或者苓桂術甘湯,可以緩解吐清水的癥狀。
此外,如果出現胃脘部隱痛不適,且在感受風寒后胃疼加重或者饑餓時疼痛加重,一般得溫或者進食后疼痛緩解,同時出現喜暖喜按、面色不華、神疲乏力、四肢不溫、食少便溏、泛吐清水、舌質淡而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無力等癥狀,則可能屬于脾胃虛寒型胃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