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臉跟過敏了似的,可能是膽堿能性蕁麻疹、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運動性哮喘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1.膽堿能性蕁麻疹:運動使身體產熱,體溫升高,促使膽堿能神經沖動釋放乙酰膽堿,其會讓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介質,導致皮膚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面部便會出現大小不一的風團、紅斑,伴有瘙癢,類似過敏癥狀。治療上,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片,能阻斷組胺與受體結合,減輕過敏樣反應;西替利嗪片,有效抑制組胺釋放,緩解瘙癢;依巴斯汀片,長效抗組胺,快速止癢,且要避免劇烈運動、熱水浴等誘發因素,用藥期間注意觀察癥狀變化。
2.皮膚干燥:運動時大量出汗,若未及時補充水分,面部皮膚水分流失加劇,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足以維持皮膚屏障功能,角質層干裂,皮膚的保護作用減弱,外界刺激易引發炎癥,出現泛紅、刺痛,類似過敏表現。應及時補充水分,用溫和的潔面產品清潔面部后,外用保濕產品,如凡士林,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鎖住水分;尿素維E乳膏,補充水分并滋養肌膚;若刺痛明顯,可口服維生素C顆粒,增強皮膚抗氧化能力。
3.接觸性皮炎:運動過程中,面部接觸到如運動頭巾、護目鏡、汗水巾等物品上的過敏原,像染料、橡膠、化纖材質等,引發免疫反應,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邊界與接觸物形狀相符,伴有瘙癢、灼熱感,如同過敏發作。首先要脫離過敏原,用清水沖洗面部,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收斂;若癥狀較重,可口服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抗組胺抗過敏;涂抹復方地西泮乳膏,抗炎止癢,后續運動時避免接觸此類致敏物。
4.脂溢性皮炎:本身皮脂腺分泌旺盛者,運動后體溫上升,皮脂腺分泌更加活躍,馬拉色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產生脂肪酸,刺激皮膚,引發炎癥,面部出現紅斑、油膩性鱗屑,伴有瘙癢,看似過敏現象。可外用二硫化硒洗劑,抑制馬拉色菌;酮康唑洗劑,清潔皮膚并抗真菌;煤焦油洗劑,減輕炎癥、止癢,減少面部油脂分泌。
5.運動性哮喘:部分人患有運動性哮喘,運動時誘發哮喘發作,體內炎癥介質增多,除了引起呼吸道癥狀外,還可能導致皮膚血管通透性改變,出現面部潮紅、腫脹,類似過敏。需及時就醫,規范治療哮喘,常用藥物包括沙丁胺醇氣霧劑,舒張支氣管,緩解哮喘;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抗炎、平喘;孟魯司特鈉片,調節免疫,減輕炎癥,同時面部皮膚做好保濕、避免刺激。
使用上述藥物時要謹遵醫囑。日常護理方面,運動前做好面部清潔,避免帶妝運動;選擇材質溫和、無刺激的運動裝備;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用溫水洗臉,輕輕擦干;避免搔抓面部,防止皮膚破損繼發感染;若經常出現此類情況,可在運動前適當預防性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