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線狀是B超檢查的一個報告術語,是對子宮內膜厚度的一種描述,表示子宮內膜很薄的意思,可以見于增殖期早期,也可見于絕經后女性的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從形態學上可以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變化的調節,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脫落的變化,所以功能層的厚度在月經周期中會不斷變化。基底層靠近肌層,不受卵巢激素的周期性調節,所以不發生剝脫,但是在月經后會再生修復,形成新的子宮內膜功能層。子宮內膜由于受到卵巢周期的影響,子宮內膜厚度在整個月經周期中會不斷變化。一般在增殖期早期比較薄,這個時期的子宮內膜厚度也可以用線狀來形容。隨著子宮內膜不斷增殖,厚度也在逐漸增加,增殖期晚期子宮內膜厚度可以達到3-5mm,且表面高低不平。到分泌期以后,在雌孕激素的影響下,子宮內膜繼續增厚,到分泌期晚期子宮內膜厚度可以達到10mm或以上,在雌孕激素撤退以后,增厚的子宮內膜功能層脫落,形成月經血的一部分。而絕經后由于沒有激素支持,所以子宮內膜不再增厚也不再脫落,B超檢查也會表現為子宮內膜線狀。
B超提示子宮內膜呈線狀時,應結合B超檢查時間等進行分析。如果是在月經期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線狀,屬于正常的生理改變。如果在分泌期晚期發現子宮內膜線狀,伴有長期月經沒有來潮,要檢查有無其他疾病存在,如卵巢功能低下,可導致雌孕激素分泌不足,也可出現子宮內膜線狀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