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過緩伴不齊可能是由藥物副作用、電解質紊亂、心臟傳導系統問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心包炎等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通過影響心臟電信號傳導來降低心率,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心率過緩和心律不齊。減少用藥劑量或更換其他類型藥物是處理這類藥物引起的副作用的方法之一。
2.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失衡可能導致心肌興奮性改變,進而引起心率異常。例如高鉀血癥可抑制心肌細胞膜鈉離子內流,使動作電位0期去極化速度減慢,心室肌除極速度減慢,從而使竇房結發放沖動的速度也明顯減慢,出現心動過緩的情況。此外,電解質紊亂還可能有口渴、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糾正電解質失衡通常涉及補充缺失的電解質,如補充電解質平衡液或口服補鹽溶液。
3.心臟傳導系統問題
心臟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心房、房室結、束支和浦肯野纖維,負責將電信號從心房傳輸到心室,啟動心室收縮過程。當心臟傳導系統出現問題時,會導致心率不規則,還有心慌、胸悶、胸疼、頭暈、乏力等問題。針對心臟傳導系統問題的治療方法取決于其具體原因,可能包括起搏器植入術。
4.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影響了心臟的代謝活動,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心率下降。這屬于內分泌代謝類疾病,會導致全身新陳代謝率下降,從而引起心率緩慢、畏寒、乏力、表情呆滯、反應遲鈍、情緒低落,記憶力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治療通常需要使用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常用的藥物有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等,早餐前半小時用溫水送服,服藥后4小時內不可服用含鈣或鐵的產品及膽汁酸螯合劑。
5.心包炎
心包炎是由心包的炎癥反應所引起的心臟不適,炎癥會引起局部水腫和滲出,壓迫心臟,導致心跳不規律、胸部疼痛,還伴有呼吸困難、下肢水腫。這是一種感染性疾病,由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如細菌、病毒、真菌等。心包炎的治療需針對不同病因進行,如抗結核治療、抗生素治療等,常用藥物有利福平、異煙肼、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可用溫開水整片吞服。
建議患者定期監測心率和癥狀變化,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心率突然加快,造成不良后果。必要時,醫生還可能會安排超聲心動圖、Holter心電圖監測等檢查項目,以便進一步了解心臟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