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穴位一般有涌泉穴、太白穴、昆侖穴、太溪穴、大敦穴等。
1.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常用于緩解疲勞、改善睡眠、調節(jié)血壓等。
2.太白穴:位于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小頭后下方的凹陷處。主要治療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屬于脾經上的重要穴位。
3.昆侖穴:位于腳踝外側,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删徑馔炔克嵬础⒀惩匆约邦^痛等問題。
4.太溪穴:位于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主要作用是滋陰補腎、改善生殖系統(tǒng)問題和下肢循環(huán)。
5.大敦穴:位于大腳趾指甲根部外側邊緣,有助于疏肝理氣、緩解情緒緊張和月經不調。
進行穴位按摩或艾灸時,建議由醫(yī)生進行操作,確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