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產后惡露有一種腥味一般是子宮復舊不良、宮腔殘留組織、感染、陰道炎癥、個人衛生習慣差等原因所致。建議患者及時就醫,謹遵醫囑對癥治療,緩解病情。
1、子宮復舊不良:引產后子宮收縮乏力,使得宮腔內的血液、蛻膜等組織不能及時排出,在宮腔內停留時間過長,發生變性、壞死,產生腥味,常伴有惡露量多、持續時間長等癥狀。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可使用縮宮素、益母草顆粒等藥物促進子宮收縮。
2、宮腔殘留組織:引產過程中有部分胎盤、胎膜殘留。殘留組織在宮腔內會引發炎癥反應,與惡露混合后產生異味,可能會有腹痛、惡露淋漓不盡等表現。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可能需要清宮手術清除殘留組織,術后配合抗生素預防感染。
3、感染:引產后身體抵抗力下降,細菌等病原體入侵。引起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導致惡露有腥味,還會出現發熱、腹痛、惡露增多且渾濁等癥狀。建議患者謹遵醫囑,可使用頭孢類抗生素聯合甲硝唑治療。
4、陰道炎癥: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細菌性陰道病等。炎癥使陰道分泌物異常,與惡露混合,加重異味,可伴有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癥狀。建議患者謹遵醫囑,根據陰道炎類型用藥,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用克霉唑栓,細菌性陰道病用甲硝唑栓。
5、個人衛生習慣差:引產后不注意外陰清潔。惡露長時間積聚在外陰,滋生細菌,產生腥味,易引發局部感染,可能有外陰紅腫等癥狀。建議患者謹遵醫囑,要注意外陰清潔,勤換衛生巾和內褲。
引產后惡露有腥味是需要重視的情況。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通過婦科檢查、超聲檢查等確定原因。患者要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如使用藥物、手術等,同時要觀察惡露變化,定期復查,預防并發癥。
